军转干公基考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题四
1.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,其根本点是 A.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.果断停止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的错误方针 C.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D.决定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2.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( ) A.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.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C.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D.解放生产力 3.1985年邓小平说:“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”基本质含义是( ) A.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.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.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.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4.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() ①专业化②商品化③集体化④社会化 A.①②③ B.②③④ C.①②④ D.①③④ 5.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( ) A.扩大企业自主权 B.吸引外资 C.允许私人办企业 D.实行政企分开 6.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,非公有制经济包括() ①集体经济②个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外资经济 A.①②③ B.②③④ C.①③④ D.①②④ 7.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( ) A.经济特区—沿海经济开放区—沿江开放城市—内地 B.经济特区—沿海开放城市—沿海经济开放区—内地 C.沿海经济开发区—经济特区—沿江开放区—内地 D.经济特区—沿海经济特区—内地—沿江沿边开放区 8.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( ) A.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.扩大对外贸易,吸引外资 C.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.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 9.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( ) A.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.逐步扩大企业自主,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C.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大力发展企业 D.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10.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我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( )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 ②对工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③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④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A.①②③ B.②③④ C.①④ D.①③④ 11.1979年元旦,全国人大常委会在《告台湾同胞书》中说:“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,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,在解决统一问题时,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,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,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。”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( ) A.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.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C.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D.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12.邓小平在1984年说:“统一后,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,大陆搞社会主义,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。”上述观点表明( ) A.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.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.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.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13.中英.中葡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.澳门地区50年不变的是( ) ①外交制度②经济制度③军事制度④生活方式 A.①③ B.②④ C.①④ D.②③ 选择题答案: 1.B 2.A 3.A 4.C 5.A 6.B 7.B 8.C 9.A 10.D 11.C 12.B 13.B |
我来说两句
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
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
新闻图片推荐